其他分类法

时间:2011-07-22
点击量:1
来源:
分享到:

正式标准

正式标准是相对于事实标准而言的。正式标准经公开的征求意见和完整的协商一致程序而制定,由公认的标准机构批准发布。正式标准的标准制定程序力求做到公正、无歧视和达到广泛的协商一致。正式标准融合了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这些相关方包括消费者、学术界、特殊利益团体、政府和工业界等,它代表着一个协商一致的现行最好的做法。在国际层面典型的标准有ISO、IEC、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在区域层面有CEN、CENELEC、ETSI等区域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在国家层面有各国国家标准机构制定的标准(例如:中国国家标准GB、BSI制定的英国国家标准、ANSI制定的美国国家标准)。

为了在创新技术方面达成广泛的协商一致和防止垄断的形成,正式标准的制定需要相当的时间,因此不能总是及时地发布。随着工业界论坛的迅猛发展,唤醒了对于正式标准架构的制定标准惯用做法的再评估,促使这些传统的标准机构开发和创造新的制定标准化文件的方法,以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及用户的需求。例如,ISO改进了其现行的标准制定程序并开发了新型的标准化文件,使标准能够快速地制定出来,及时反映市场变化。不仅如此,一些传统的标准机构还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论坛标准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标准萌芽的时候就开展合作与支持,开辟论坛标准作为正式标准提案的渠道,以利用多方面的资源,避免彼此工作的重复。总之,传统的标准机构也正在吸取事实标准特别是论坛标准的优点,使正式标准也能更及时地制定出来,满足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

 

事实标准

事实标准是由市场驱动且已被市场广泛接受的由一个公司或一组具有共同利益的公司制定的标准,它不是由传统的标准机构制定的标准,它或者表现为某个公司制定的公司标准,例如微软、IBM的标准;或者表现为一组公司组成的所谓“论坛”、“财团”、“联盟”制定的标准,例如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DVD论坛。事实标准的制定周期往往比传统的正式标准的制定周期短,制定程序更加灵活,更能及时地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变化,满足市场的急需。但由于较多的事实标准仅代表了主要生产商或服务商的意见,制定过程缺少其他相关方(诸如消费者、政府、特殊利益组织)的参与,而且事实标准往往涉及其内部技术或专利许可,所以事实标准的开放性受到限制,这不利于标准的广泛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事实标准的应用也有扩大化的需求,因此事实标准特别是论坛标准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正在吸取传统标准机构的优点,例如吸收更广泛的相关方成员,更公开地征求意见,更加民主的决策,对一些专有技术的公开,特别是加强与传统标准机构的合作与联系,一些论坛标准也已提交传统标准机构作为正式标准的提案。在这一趋势下,事实标准与正式标准正在走向融合。

论坛标准的制定程序依各论坛的章程各有不同,但由于扩大市场的需要和减少由于市场分割造成的成本,其发展有着更加开放、更关注可操作性的趋势。

 

超前标准

依据预测,对以后将成为最佳的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实际水平的定额和要求,称为超前标准化。促使超前标准化产生的背景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超前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超前标准目的;

(2)确定超前标准的级别和种类;

(3)超前标准的实施期限;

(4)实施超前标准的有关措施(包括工艺规程、试验和计算方法、组织和管理方法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

(5)超前标准指标的定性与定量值最佳化选择。等等。

联系电话:(010) 58388130 邮编:100120 地址:中国 北京 西城区安德路65号

版权所有:©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京ICP备:12026237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956-2号

当前访问量: